国产精品,热门无码,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亚洲 小说 欧美 另类 激情,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汪海三十年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錄

第四章 突破“官”門

上篇  汪海擎雙星


一個人的意志和秉性,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像反思維、實事求是、敢為天下先等,這些后天形成的意志品質恰恰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意志是一個人才能和智慧、職位和才干的體現,就是想別人沒有想過的事,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

                                         ——汪海
語驚“中南海”

19884月,首都北京風景如畫,春意盎然。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場里樂曲悠揚,氣氛熱烈,黨和國家領導人把共和國一枚枚金球獎獎章頒發給20名獲獎者,并且合影留念。企業家們手捧獎杯,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

頒獎儀式后,國家領導和企業家們一起座談,代表們紛紛發言,對中央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交口相贊。坐在一旁的汪海卻一直沉默不語,以他的性格,絕對不會只說些好聽的,他的大腦在快速地歸納整理著一些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在大家的發言快要結束的時候,汪海以山東人特有的那種渾厚、高昂的嗓音開始發言了。他沒有像其他企業家那樣高唱贊歌,而是提出了兩點意見:第一,中央允許三資企業辦廠3年免稅,進出口原材料免稅,許多政策都很優惠,這很好,但是,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主干,國家財政收入的支柱,卻沒有任何優惠政策,這種競爭是否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提倡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和文化,但是,國外都講究公平競爭,我們為什么搞不公平競爭?第二,外貿出口,同樣是給國家創匯,但國有企業的補貼卻與其它企業不一樣,待遇不平等。一個放得很寬,一個卡得過死,這種狀況什么時候能夠改變?

汪海越說情緒越激動,他揮舞雙手打著比喻:“在市場上競爭,就好像拳擊比賽,人家手腳放開了,活蹦亂跳,我們卻被捆著手腳,想動也動不了,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能不輸嗎?”

聽著汪海如連珠炮似的諫言,看著這位山東大漢為國有企業要政策、要經營權的樣子,領導們雖表示贊同但也一時難以做答。主持會議的領導哈哈一笑,揮手說:散會!

第二天,企業家們與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散步,汪海看著湖面上一群群戲水的野鴨子,又禁不住思緒萬千,對身邊的人說:在我的家鄉微山湖,湖面有600多平方公里,周圍是茂密的蘆葦蕩。我小的時候,那里的野鴨子多極了,飛起來能蔽日,落下來能蓋湖。可惜現在再去看,已經難得一見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大家都在靜靜地聽,誰也摸不清汪海到底要講什么。汪海接著說:微山湖本來有野鴨子最好的生態環境,但是人們打它、抓它,在那里幾乎要絕跡了,而中南海雖然處在鬧市區,就這么一汪湖水,但野鴨子卻不被驚擾,受到保護,有一塊自由的生存空間,所以才能在這里生息。說到這,他將話鋒一轉:中國的企業家是不是也有一個生存環境問題?企業家要為國家的發展勾畫更美好的藍圖,相關部門對國企的許多問題必須給予極大的關注,比如自營進出口權等等。

汪海的一席話,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可有人卻說汪海的膽子太大了。事實上,正是由于汪海這次語驚中南海,才迫使外貿部授予了一部分企業自營進出口權

 

 

他不信先有王,后有理

國家開始允許一部分企業自營出口,先在全國搞試點,其中青島指定了幾家企業先行自營出口。雙星因為多年以前就搞出口貿易,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理所當然地成了試點單位。但是,令有些領導不高興的是,他看中的企業沒有批準,卻批準了雙星,于是,他就將雙星的所有客戶都拉過去,一時間竟讓雙星幾乎沒有一個外貿客戶。

雙星人急呀,汪海更是氣恨難當。都是國家的企業為什么有先有后?都是國家的干部,為什么有薄有厚?他找到那位領導說理,但那位領導笑笑說:我不講道理?什么是理?你知道道理的理字怎么寫嗎?

汪海是個直性子,這時候哪有心思跟他逗呀,我一個廠長連個理字都不會寫就不當廠長了。

那位領導又笑笑說,我看你是不會寫。今天讓我告訴你這字是怎么寫出來的。說著他拿起一支筆,這理字是先有王,后有理。記住了?說完把筆往桌上一扔。

汪海一路上總想著那位領導先有王,后有理的話,但汪海天生不信邪,先有王,后有理是封建思想,我就不信你的王能大到哪去!

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這時,廣州要舉辦廣交會的消息讓汪海喜出望外,他決定帶領部下去廣交會賣鞋。定柜臺的錢匯出去了,人馬也準備齊了,然而一條壞消息傳來了,當時的廣交會是官方主辦的,以省市為單位,從來沒有一家以企業名義參加的。

大家一時沒有了主意。汪海說,企業是國家的,廣交會是國家辦的。我們既然交了錢他們就應該讓我們參加。走,去廣州。

汪海一行五人踏上去廣交會的列車。到了會場,汪海他們怔住了,樓上樓下都排滿了柜臺,北京、上海、山東、青島、湖北……也都是以省市的名義參加廣交會的,真的沒有一家企業有獨立柜臺。但是,汪海用堅定的語氣說:我們既然來,就必須要個柜臺。

汪海找到了主辦單位負責人,負責人顯然知道了汪海的身份,說,你們已經看見了,青島只有一個柜臺,是給外貿局的,沒有你們的地方,還是回去吧。汪海一聽就急了,回去?我交了錢,大老遠的來了,你讓我回去就回去,沒門!

事情鬧僵了,汪海占理,主辦方也覺得一個企業不會掀起什么大浪,就讓步了,說柜臺是沒有了,樓梯口還有塊地兒,要不然你們就在那兒擺兩個桌子吧。

很明顯,主辦方是想看他們的笑話。汪海笑笑說,只要他們讓擺雙星鞋,咱們就不怕賣不出去。

回到賓館,汪海見大家還是有些垂頭喪氣,就對大家說,我們雖然被安排在樓梯口,表面上看我們受欺負了,但從另外一方面想,誰上樓不經過樓梯口?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大力宣傳雙星鞋,效果一定差不了。

果然,第二天一開館,雙星柜臺前就人山人海的,因為在國外商家的心里并沒有國家單位和企業之分,他們一是看貨是否便宜,二是看款式是否新穎。國家的柜臺自然要貴一些,雙星是企業,價格自然便宜,這時的雙星鞋已經經歷了走市場,有了下海的經驗,所以鞋款式也很新穎。一天下來,雙星鞋賣火了。

這一切自然逃不脫主辦方的眼睛,他們立即跑來找到汪海說,樓梯口擺柜臺影響走路,我們又給你們找了一個柜臺。當汪海到柜臺前一看,那是什么柜臺呀,就是一個角落,一張桌子而已。汪海堅信,已經有了一天的成功經驗,雙星即使在一個角落也同樣會有許多客商找到他們。于是,汪海專門叫一個人在樓梯口舉著一塊牌子,標明上他們現在的位置。果然,一些商人找到了雙星,其中一位美國商人特意約見汪海,不但訂了1000雙鞋,而且還與雙星簽訂了長期合作的合同。

這次展會獲得的成功,使雙星從1988年外貿出口零記錄變為出口額為90萬美元,到1993年竟然突破5000萬美元,這在當時的制鞋業中確實是一個神話。

 

 

 

摧生的冷粘線

為了改進制鞋技術,追趕國外品牌,汪海帶著一行人員赴日本考察。當他們一路風塵地從日本趕回青島時,卻遇到黑云壓城的沉悶“氣候”。     

他們走出火車站的出站口,在廣場上等了好久,直到接站的人和出站的人都走光了,也沒等來接他們的人。汪海覺得有些奇怪,問隨行人員:“通知辦公室來接我們了嗎?”隨行人員回答說:“早在北京就發電報通知了。”汪海一聽似乎猜到了什么,隨后又問道:“給廠里打電話,問問我下臺沒有?”

當時汪海心里就在暗自揣想,自己出國在外一個來月,誰知道廠里會鬧成個什么樣子,倘若這個時候被趕下臺了,只有先老老實實地坐公共汽車回去再說。20世紀80年代初通訊工具不像現在這樣發達,當時別說手機,就是找地方打個公用電話都很費勁。

等打電話的人回來說,廠里的書記還沒換人時,憋著一肚子氣的汪海說:再去給辦公室打電話,通知他們馬上派車來接我們!

汪海并不是那種講排場、擺架子的人,而當時汪海執意要大家等廠里的車來接他們,不是非要這個派頭,顯自己的威風,而是覺得要么不當這個書記,既然當,就要像個樣兒,絕不能被人隨意擺布。

其實,造成這種冷場的局面也是事出有因。早在汪海去日本之前,他就知道橡膠公司聯合青島市紀委調查組,要對他召開記者招待會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調查,想借汪海出國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了解和掌握汪海的情況。可以說,他們在短短的28天里把汪海從里到外、徹徹底底地查了個底朝天,給所有人的感覺都是汪海出國回來后馬上就要下臺。所以,辦公室主任沒有派車去接汪海。

讓汪海更難以接受的是,自己年邁多病的父親在他臨回到青島前病故了。聽到這個消息,汪海就如木樁般地僵立在廠門口,等他清醒過來時,早已是淚流滿面……

汪海離開父母的身邊早,在青島安家后把風燭殘年的父母接到了家里,一心想讓老人在青島安享晚年。但當時雙星正在改革初期,總有干也干不完的活,有時甚至要住在廠里,所以陪父母的時間很少,只能在周末抽出兩個小時回來陪一陪父母。但這一次,就在父親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沒能留在父親身邊好好地盡孝,尤其是在父親臨終前都沒能見上最后一面,留下了終生無法彌補的遺憾,這讓他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汪海在萬分悲痛之中料理完父親的后事,帶著一腔的委屈與不解大鬧了市紀委。可想而知,他當時該是怎樣的憤怒和無法控制。而這其中的苦辣辛酸又有誰能真正的理解?

還是市委劉鵬書記了解汪海,他親自了解情況,及時給予肯定后,妻子黃淑蘭在這段期間也默默地安慰著他,支持著他,特別是企業里職工們的支持、理解與信任,讓汪海才迅速地從悲痛與委曲中堅強地站了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調整,汪海的心情終于又平靜下來了,他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國內第一條冷粘線的研發設計上。因為有了出國考察后感官上的了解和認識,汪海親自組織技術人員在膠南輕工機械廠反復試驗,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由汪海親自策劃、設計的國內第一條冷粘線在膠南試驗成功了,它不僅無毒,而且好多性能都優于當時的日本流水線。

一位雙星老職工在談及這件事時說,汪總裁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做事方式,他是那種意志堅強、遇強不弱、遇事不亂的企業家,他有一身不信邪、壓不跨的硬骨頭。如果他頂不住那些阻力企業改革的勢力,雙星早垮臺了。

 

焦點透視:自已把自己當骨干

 

性格決定命運;從汪海在中南海要自營出口權到挺進廣交會,再到頂著壓力搞科研,都體現出了他那種認準目標不回頭、壓不垮、打不到的硬漢性格。正是這種極具魅力的性格,決使他贏得了職工們的支持和信任,也因此成就了雙星追求卓越,開拓進取,爭創民族品牌的企業精神。

曾幾何時,有人反對汪海突出個性,汪海說:個性是企業家的標志。個性與個人崇拜是兩個概念。沒有個性,就沒有發展,就沒有成功;否定個性,就是否定創造,沒有創造,就會成為一個模式,而一個模式,就等于死亡。

曾幾何時,有人反對驕傲自滿,汪海卻說,要驕傲,但不要狂妄。驕傲才能自信,沒有自信,就沒有民族精神。我驕傲,但不頭腦發熱。 

曾幾何時,有人在探究企業的成長時說,優秀企業家的性格因素絕對不能輕視。汪海的在談到逆境中時說:在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自我感覺良好”,這樣才能度過難關;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當骨干”,這樣才能把工作干好。正是因了這種強硬、不屈不撓的性格,才使汪海帶領雙星將夕陽產業做出朝陽氣象,走出了國企改革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