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热门无码,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亚洲 小说 欧美 另类 激情,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汪海三十年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錄

第十四章 圣火助名牌

中篇  汪海決策
 

體育事業是全民族的事情,需要社會的關心和支持,雙星是生產運動鞋的企業,有義務、有責任為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盡到自己的力量。當一個企業發到一定高度時,體育與公益事業也就成為企業回報社會的一份責任,所以要在我們的員工的血液里、在我們的產品中,注入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來完成我們回報社會的心愿。

                                                ——汪海

 

 

 

打造“腳色”

體育運動上升到文化便形成了精神,是一種拼搏的精神、堅持的精神、奮斗的精神、團結的精神。體育運動凝聚到某個民族的文化中便形成了這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秉承的精神,就是一種能鼓舞人奮發進取的精神,一種能團結人齊心協力的精神。這種精神和奧運結合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的奧運精神。展現出中華兒女把更高、更快、更強作為永恒的追求,在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展現出永不服輸的精神風貌!

中國女排姑娘的五連冠,馬家軍的賽場奪魁,雅典奧運會收獲的32枚金牌……中國健兒在賽場上創下的輝煌,無不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 給中華兒女帶來巨大的鼓舞和振奮。“九州生氣恃風雷”這種光茫四射的中國奧運精神,顯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已深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必將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

我們把這種獨具魅力的中國奧運精神與汪海創民族品牌的精神聯系在一起,可以發現這兩種精神,互相映照、相得益彰。作為運動品牌的雙星也必然與中國的體育勁旅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

長期以來汪海一直認為:中國人站著不比外國人矮,躺著不比外國人短,他們能做到的我就不信我們做不到。如果我們暫時沒做到,就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沒做好。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女排在賽場上創下“五連冠”的驕人戰績,每當汪海看到女排姑娘們腳穿日本運動鞋比賽,他感到這是自己作為一名專業“鞋匠”的失職。于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為中國運動員做出高質量的運動鞋,帶領全體職工開展了“百日會戰”。

    一天深夜,當汪海走到生產車間時,發現墻角的案子上正睡著一個小孩。他很好奇地問道:“這孩子怎么睡在這兒?”

     正在機器旁邊安裝設備的孩子的父母抬起頭來回答說,因為會戰緊,任務急,沒時間回家,只好把孩子從幼兒園直接接到廠里來了。

    當時汪海看著在“丁丁當當”的鐵器敲擊聲中酣睡的孩子,再看看滿臉油污、滿身汗水的父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盡管當時汪海下了命令讓年輕的父母立即抱孩子回家睡覺,可是兩口子說什么也不聽,依舊忙著各自手中沒有干完的活兒。

    就是在這樣一群夜以繼日、拼奮戰的職工們的努力下,運動鞋分廠提前建成投產,并且專門為中國女排趕制出一批紅色排球鞋,以表達了汪海與職工的敬仰之情。 

深秋的北京,落葉四處飄零。汪海背上為女排趕制出的排球鞋,興沖沖地來到北京,給“鐵姑娘”們送鞋來了。正在訓練的女排姑娘們,看到汪海背著一大包運動鞋站在訓練場外,都好奇地跑了過來,郎平、張蓉芳等女排姑娘們從汪海手中接過運動鞋馬上穿在腳上,走幾步試試,“嘿,真舒服。” 郎平邊走邊說:“咦,怎么大小正合適,像專門給我們訂做的。” 還有的姑娘邊蹦邊說,這鞋可是太舒服啦 。看著女排姑娘們高興的樣子,汪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排管中心負責人的一席話,給汪海澆了個“透心涼”。

他婉言謝絕說:“感謝你對女排的支持。但是國家體委有明文規定,不準任何企業向中國女排贈送禮物,更不允許以此種方式做廣告性的宣傳。”聽完這句話,汪海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了。

他從背包里拿出一雙鞋,意味深長地說:“雙星鞋在市場上不是沒有銷路,也不是賣不出去,而是我這個‘鞋匠’看著女排姑娘們穿外國鞋奪世界冠軍,心里感到特別不是滋味。你知道嗎?為了趕制這些鞋,我們的工人整整苦干了100天啊!”

    他對女排主教練袁偉民說:“雙星專業排球鞋無論從款式還是質量方面都毫不遜色于日本代理商提供的專業運動鞋,你們能不能穿著咱中國人自己生產的排球鞋參加比賽,也好在國際賽場上長長咱中國企業的志氣。”可袁偉民卻說:“日本代理商已將中國女排全部‘買斷’,除負責女排的一切比賽費用外,每年額外再給女排20萬美元的補助,而且這一切雙方都有合同約束,除非你們也能給我們提供同樣的條件。”

    汪海聽完這番話后,對女排的這種做法非常不理解,袁偉民提的這種要求在當時條件下雙星也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女排的姑娘們盡管在平時穿上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專業排球鞋,但在真正的國際比賽當中,仍舊要穿日本代理商提供的專業運動鞋。后來汪海才知道,其實這就是市場運作,尤其是在運動員或運動隊出名以后,更需要以雄厚的資金做鋪墊,不得不宣傳贊助商的產品。

    當時汪海的想法很簡單,認為一人送一雙鞋就可以了,根本沒想到還要花錢去“買斷”,他考慮最多的就是那樣做了以后怎么報銷,又如何下賬,犯不犯法?其實,如果汪海能夠理解,社會也允許的話,可能女排姑娘們早就穿上咱們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專業排球鞋比賽了。

盡管如此,還是出現了張蓉芳腳穿雙星鞋馳騁球場的故事。那是因為在平時訓練中,由于穿雙星鞋穿慣了,而且它的舒適、輕便恰恰適合排球比賽,所以在世界賽場上,張蓉芳為了穿雙星鞋參加比賽,卻又因為合同的約束不能不宣傳日本贊助商的品牌,沒辦法,她只好將日本的品牌標志貼在雙星鞋上參加比賽。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了。

繼中國女排姑娘們穿上雙星訓練鞋之后,汪海又為足球界獻上了足球訓練鞋。再后來,雙星牌籃球鞋、乒乓球鞋、羽毛球鞋等運動鞋紛紛上市。國家女子籃球隊鄭海霞、國家乒乓球隊蔡振華、國家羽毛球隊李永波等球員都穿過雙星運動鞋。短短10年時間,雙星便以生產雙星牌系列專業運動鞋享譽全球。

 

馬家軍政委

汪海和馬俊仁,一個是山東漢子,一個是東北漢子。兩人雖然多年未曾相識,卻都有一樣的烈馬性格,一樣愛吃大蔥蘸醬。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非常在乎中國的臉面,非常看重民族的氣節。馬俊仁常說:能讓我佩服的人不多,汪海算是一個。汪海經常夸馬俊仁:我最喜歡老馬寧肯死在跑道上,也不躺倒在病床上的那股拼勁。

汪海與馬俊仁是真正的情投意合,兩人一起把酒論英雄,馬俊仁說自己是馬家軍的軍長,汪海也不客氣了,干了一杯說:那就讓我當馬家軍的政委。兩人一高興,又把灑杯碰得山響,再一飲而盡,從此以后馬家軍政委這個美名就這樣叫開了。

1996年的全國八運會上,當馬俊仁的弟子包攬女子1500米前六名,并全部超過奧運會記錄時,全場人聲鼎沸,所有的目光和鏡頭都對準了觀眾席上身著“雙星”T恤的馬俊仁。

正當人們歡呼之際,馬俊仁突然變魔術般地舉起一塊紅色牌子,牌子上面一行大字赫然醒目:雙星集團獎勵馬家軍80萬元!霎時,場上鎂光燈閃爍不停。

馬俊仁一邊接受記者們的采訪,一邊向熱情的觀眾致謝,并不失時機地將身邊的一個漢子介紹給記者說:“這就是我老哥汪海,青島雙星集團的老總,他的運動鞋在美國都是免檢的,馬家軍就是穿他的鞋。”

馬俊仁接著又說:“汪海是著名企業家,我們兩人都想做點為民族爭氣、為祖國爭光的事。我帶隊伍創紀錄有困難時,他幫了我。今天他創世界名牌,我怎么能袖手旁觀?”

有人曾私下向馬俊仁打聽,“拍這個廣告,雙星給了你多少錢。”馬俊仁拍著胸脯說:“別的公司叫我拍,500萬我也不干,給雙星做,我老馬分文不取。現在中國制鞋業比較艱難,雙星是中國名牌,質量又那么好,我馬家軍都穿他的。能為這么好的國有企業做點事,我心甘情愿。”

馬俊仁還說:“我之所以能重新挺起來,和汪海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馬俊仁是在他最艱難的時候認識汪海的,而汪海之所以出手援助馬俊仁,正是看重他的民族精神。兩人的相識與合作,純屬義氣之舉。

馬俊仁“走麥城”時,精神和身體都垮了。隊員突然出走,只剩下曲云霞,有人威脅她說‘不走就是叛徒’,甚至還有人說再不走就點煤氣罐炸死她。

馬俊仁聽說此事后,心里又急又氣,從外地返回本部時,因車開得太快,左輪爆胎,人被甩了出去,5天不省人事。醒來后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絕不能這樣倒下去。他暗下決心:寧可死在跑道上,也不能躺倒在病床上。只要能活下來,就再組織一支隊伍。傷未痊愈他就掙扎著起了床。激動地大喊:“我馬俊仁又站起來了!”

也正是在馬俊仁最艱難之際,汪海幫了他一把,重新撐起馬家軍。

199610月,馬俊仁慕名來見汪海,他看了雙星的工廠后,佩服得五體投地,激動地說:“我馬俊仁在中國、在世界也算是個有名的人物了,一露臉總被記者圍追堵截,可今天我轉了半天,在你這600多人的車間里,愣是沒有人看我一眼!雙星職工的敬業精神是十分少見的。”

汪海很真誠地說:“我能把企業管好,相信你也能重新把隊伍帶出來。我愿意與你交朋友,就是看重你有骨氣,有志氣,想干一番為國家爭氣的事。以后你老馬需要什么就說,我汪海一定傾力相助!”

不久,汪海根據馬俊仁對跑鞋的技術性能要求,讓雙星趕制出了一流的跑鞋。田徑鞋從鞋面曲線到鞋底的高低,都是技術開發中心在多次征求馬俊仁意見的前提下設計完成的。同時,汪海還讓馬家軍穿上了雙星最新設計制作的冬季運動裝。汪海指著運動服上他親自設計的標識解釋說:“這兩顆星,一顆是體育界的明星,一顆是企業界的名星;這兩條跑道,一條是通向世界體壇的跑道,一條是通向世界市場的跑道。”

19977月,汪海專程到大連看望備戰八運會的馬家軍,并親手將一輛價值78萬元的豪華中巴的車鑰匙交給了馬俊仁。這讓困境中的馬俊仁高興不已,叫人在車體上漆上了“雙星馬家軍”、“穿上雙星鞋,瀟灑跑世界”的廣告標語。時任大連市市長薄熙來對馬俊仁說,這臺車你喜歡什么牌號就掛什么牌號。馬俊仁樂滋滋地掛了個“遼B-88888”。后來,馬家軍果然在八運會上大大地“發”了一次。

在八運會上,馬家軍出現在上海體育場,頭戴雙星帽,身穿雙星衣,手提雙星包,腳踏雙星鞋,整個一個全副“雙星”武裝。十幾家新聞單位把馬家軍全副“雙星”武裝的大幅照片也刊登出來。

就在這次全運會上,汪海這個“政委”懷揣紅包親臨助陣。1017日,汪海參與馬家軍戰前動員,他說,新馬家軍首先要在精神上取勝,在精神上壓倒對手,跑出好成績,多拿冠軍,多破世界紀錄,為馬家軍爭氣,為中國人爭光。汪海隨后宣布了獎勵措施:凡是破世界紀錄的,雙星獎勵20萬元;破亞特蘭大奧運會紀錄的,獎10萬元;拿冠軍的,獎5萬元。

1018日,馬家軍首戰告捷,囊括女子1500米前六名。汪海當場發獎。而馬俊仁高高舉起的“雙星集團獎勵馬家軍80萬元”的獎牌,更是轟動全場。當姜波、董艷梅在女子5000米決賽中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時,他與馬俊仁推波助瀾,將一面繡著“贈雙星馬家軍,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錦旗交到了兩名隊員手中,繞場一圈向全場觀眾致意,主席臺上的上海市長徐匡迪禁不住站起來鼓掌。

八運會上,汪海共獎勵馬家軍200萬元人民幣。

八運會后,馬俊仁帶著弟子前去看望老哥汪海,在展覽室里,當馬俊仁了解到20世紀80年代雙星就成立了銷售敢死隊的情況時,非常激動。他對弟子們說:“看到沒有,我們要破世界紀錄,就必須要有雙星這種拼命的精神!”

汪海也對馬家軍弟子說:中國人站著不比外國人矮,躺著不比外國人短,憑什么我們就搞不好自己的民族工業!

汪海和馬俊人這兩條硬漢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掙臉,比掙錢還要重要!

雙星閃耀蘇迪曼杯

北京蘇迪曼杯賽注定會在國際羽壇史冊上留下一個鮮明的標記:中國羽毛球隊成為歷史上第一支集三大杯(湯姆斯杯、尤伯杯和蘇迪曼杯)于一身的巨無霸,中國隊成就這一霸業雙星集團可謂功不可沒。正如球迷通過電視直播看到的,閃耀在賽場上的雙星字樣和中國羽毛球運動員的優異表現,讓中國人感到無尚的驕傲和自豪。

早在2003727日,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理事會就2005年蘇迪曼杯主辦地進行舉手表決。結果,北京市以絕對優勢擊敗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市,獲得該項代表世界羽毛球男女混合團體最高水平賽事的主辦權。

這是中國首次獲得蘇迪曼杯混合團體賽的主辦權,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賽會舉辦前一年,有關單位就針對冠名一事開始了商業運作。當時,他們把目標鎖定在國際知名品牌,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與西門子公司達成本次賽事總冠名的意向。據了解,當時雙方談定的價格是2000萬人民幣。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家曾經贊助過國內多個重大賽事的知名企業,因市場戰略調整突然在20054月選擇了退出,這時距離比賽只有30天的時間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第一次來到中國竟陷入無人冠名的窘境。

4月上旬,雙星副總生錫順正好在北京,得到這一消息,馬上用電話向汪海做了匯報,汪海聽完電話后兩分鐘做出決定:“我們贊助。”放下電話后,生錫順立即研究冠名蘇迪曼杯的具體方案。411日雙星談判代表來到北京,與賽事推廣單位中視體育推廣公司協商冠名事宜,談判從晚上8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晨2點,最終達成了一致。4127點,雙方在北京機場簽定了協議。雙星集團最終拿下了總冠名權。

    427日,第九屆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賽組委會在北京向新聞媒體宣布,青島雙星集團成為比賽的冠名贊助商,本屆賽會的全稱為“2005雙星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

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黨委書記劉鳳巖在新聞發布會上對青島雙星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他說:雖然羽毛球在中國有著很好的社會基礎,但羽毛球市場與一些熱門項目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企業參與羽毛球賽事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蘇迪曼杯在尋求主贊助商的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老朋友雙星集團的解囊,解決了賽事籌備工作中的最大難題。

汪海在發布會講道:雙星靠生產體育用品起家,雙星羽毛球俱樂部曾連續奪得三屆國內俱樂部賽冠軍,多年來跟羽毛球結下了很深的感情。羽毛球比賽雖然不如其他項目受關注,但就沖著中國羽毛球隊不斷地在國際大賽上屢戰屢勝的成績,雙星就愿意贊助中國人第一次辦的蘇迪曼杯。

    會后汪海對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說:羽毛球雖小,但是意義很大,你要為咱中國人爭光,就憑這一點,我就得來支持!雙星一定支持為中國人爭氣的球隊。

    雙星的成長一直伴隨著對國家體育事業的支持。

    早在10年前,雙星從單一地支持運動隊轉型到參與到體育產業中來,1996年,與青島市體育局組建了中國第一家專業羽毛球俱樂部,取得3年蟬聯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冠軍的佳績,并向國家隊輸送了5名在役隊員;近年來,青島雙星羽毛球俱樂部正在進行高強度訓練,把2008年奧運會奪金作為俱樂部發展的重頭戲。

    其實,在西門子公司退出后,看到蘇杯這一宣傳良機的,不僅僅是雙星。有一家國際著名的鞋類品牌,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不甘心雙星占了先,緊急研究變通辦法,想以300萬的價格把場內廣告位買斷。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雙星與蘇杯組委會協議的第一條就是排他性條款:場內不允許同類產品作廣告。這家國際知名鞋類品牌只能眼睜睜看著雙星廣告滿場飄紅。

      2005年雙星蘇迪曼杯賽于510日至15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進行,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球員參加這一代表著世界羽毛球團體最高水平的賽事。國內外媒體對這次大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場報道記者達到創紀錄的500人之多。是一場盛況空前的國際賽事。

515日晚,第九屆雙星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賽決賽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汪海與國家領導人李長春、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長王岐山、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等領導一同觀看了比賽,并出席頒獎儀式。

蘇迪曼杯是印尼人為紀念本國前羽協主席蘇迪曼先生而設,但自從在1989年首屆蘇杯中奪冠后,印尼人再也與蘇迪曼杯無緣。這次中國隊如果戰勝反攻對手印尼隊,就可以創造一國統攬三大團體賽獎杯的奇跡。

    這是一場讓中國人無比振奮的體育盛會,雙星的職工們同全世界觀眾一同在電視機前觀看那激動人心的場面,中國隊有驚無險的創造了統攬三大團體獎杯的奇跡。當他們看到總裁汪海在賽場上為冠軍們頻獎時,更是激情難抑,更堅定了民族品牌支持民族奧運的信念。

為了表彰雙星對羽毛球運動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電視臺等蘇杯賽組委會特別授予雙星集團一座獎杯,感謝雙星對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賽的支持。雙星在這次大賽的關鍵時刻慷慨相助,成就了中國隊連捧三杯的夢想;雙星借力蘇迪曼杯賽,實現了提升品牌形象、借力體育營銷走向世界的計劃。

產業要有精神

雙星從20世紀80年代生產運動鞋開始,就與體育結下了不解之緣。汪海在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后,開始傾力支持體育事業。從女排奪冠,到馬家軍亮相中國,再到申奧成功,許多大型賽事都打下了雙星的印記。雙星運動產品也伴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進入21世紀,汪海將制鞋企業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專業運動產品的研發方面,雙星體育用鞋、運動器械、運動飲料等體育產品,走進了專業體育運動隊,形成了規模,并迅速在全國掀起了穿中國名牌,振興中華體育的熱潮。

為弘揚奧運精神,聲援北京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汪海聘請世界知名畫家、杰出設計大師比利奇作為雙星產品開發的國際經濟發展顧問。2000年,在悉尼享有奧運畫家之稱的查爾斯比利奇畫館,來自中國的26名模特展示了雙星比利奇系列運動產品,贏得在場觀眾的喝彩,用優質產品來聲援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同時借助奧運加快了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 汪海說,產業要有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奧林匹克敢于拼搏、敢于進取,不怕失敗和永爭第一的精神。

20017月,當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傳來,全國上下備受鼓舞之時。汪海以振興中華體育事業,支持奧運為己任,將300萬元人民幣和最新開發的申奧足球鞋、高檔名人專業籃球鞋,一次性贊助給九運會山東代表團。伴隨著齊魯健兒馳騁賽場的身影,雙星名人,瀟灑世界成為電視觀眾心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2002,雙星承辦了雙星杯” 香港、臺北、青島等全國六城市少兒自繪文化衫大賽,3000名優秀參賽選手以奧運之光為主題繪制了一件身長2.5m,胸圍3.2m的特大文化衫,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呼吁全民族要熱愛體育運動,在海峽兩岸少年兒童中心中樹立了統一祖國,共為奧運繪藍圖的美好愿望。同年,山東省第二十屆運動會在濟南開幕,雙星集團向參戰的青島體育代表團贊助了價值40萬元的比賽服、比賽鞋等運動比賽裝備,雙星再次閃耀體育賽場。 

2003年12月16日,雙星籃球俱樂部正式樹起大旗,使得青島這座城市首次擁有了自己的專業籃球隊。

雙星全力支持體育,就是為了呼吁社會各界發揚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精神,為建立和諧社會出力。

幾年來雙星一直支持中國登山隊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極和登頂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等創舉。

2007年9月17日,中國登山協會向支持贊助中國登山事業的雙星集團贈送中國登山隊隊旗儀式在北京舉行。汪海前來參加了贈旗儀式,他表示,中國登山隊那種不怕死、不畏難的精神,不但要在體育界弘揚,更要擴展到全中國特別是企業里,把這種精神融化到創名牌、抓產品質量當中,向中國登山隊隊員們那樣,具有攀上世界工業最高峰的膽量與氣魄。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繁榮富強。

雙星通過贊助、冠名等群眾性公益活動,體現了雙星名人品牌“取之于體育,用之于體育,不斷提升專業品質,服務于體育事業”的經營理念,展示出雙星獨特的風采和魅力,樹立起中國運動品牌一面鮮艷的旗幟。

焦點透視:愛國之情,強國之夢

假如一個著名的運動品牌不支持國家的體育事業,那么它的總裁和員工一定無臉面對中國的奧運歷史。

1932年洛杉機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劉長春在愛國將領張學良的資助下,在海上漂泊21天后到達了洛杉磯。在男子100米、200米預賽中他一路領先,然而疲憊不堪的劉長春,在決賽時還是被遺憾淘汰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進入撐桿跳決賽的中國運動員竟買不起比賽用桿;1948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是唯一住不起奧運村的團隊,而遠涉千里的運動員們,也只好在當地華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才得以返回祖國。這不堪回首的一頁頁歷史,記載了中國人的貧窮和落后。到了1979年,中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1984729日,許海峰的一聲槍響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自此,中國人的奧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中國人的新形象挺立在世界各民族之林……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要有一種精神的。一種能鼓舞人奮發進取的精神。中國的奧運精神,是最深厚,最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在這樣的奧運背景下,中國人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夢與體育如此密不可分。"東亞病夫"到奧運會迅速崛起的變化中,見證了中華民族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的精神面貌已經煥然一新。進入21世紀,在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等各種大賽中奪金是全中國人共同的信念,支持國家的體育事業,締造強國之夢是全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的運動品牌對體育的支持是運動健兒創造奇跡的堅實后盾。

汪海不忘中國奧運歷史的榮辱,使雙星支持國家的體育事業的行為堅持了20多年,把贊助各種賽事和體育運動當成了雙星的一項事業,雙星也在國家體育事業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成長為享譽中外的名牌。體育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大大提高了雙星品牌的親和力。說明堅持不懈,永不服輸的奧運精神,成為一個企業的精神追求后,這個企業也會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

20055雙星贊助了第九屆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賽,標志著雙星品牌邁出了走向世界的新步伐;20032006年,雙星4年贊助全國街舞大賽,在青少年消費者中引起極大反響;雙星的這些令人矚目的舉措,標志著中國體育用品品牌憑著自身強勁的實力已經融入到世界競技體育的大環境中,正在逐步躋身于全球一流體育用品品牌之列,結束了國外品牌壟斷高端賽事的格局。

正如汪海所言: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時,體育與公益事業也就成為企業回報社會的一份責任 汪海以支持體育事業的發展來回報社會,進一步發揚了奧林匹克團結、進取、合作的精神,為企業贏得聲譽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