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要說我們的雙星之路,我體會,就是“市場意識+思想政治工作=雙星之路”。發展市場經濟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我的理解,既然是市場經濟,就是說人民的思想和觀念比過去要活躍得多。人民的思想觀念越活躍,也就是說人的思想變化越快,在這個時候,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說光用錢是解決不了的。我們發8元錢獎金的時候,人家發80元,我們企業窮、欠賬大,我們這個鞋不掙錢。那時一雙鞋才掙6分錢呀!那個時候要靠政治工作,我們就那么過來的。現在我們敢于發,為什么呢?這也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就是人們的觀念變了,職工的結構變了,社會也變化了。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不要,而是要繼續加強,加強了以后才能夠搞好。我們這個企業的發展速度,連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可是你要說我們離開了“四項基本原則”,我可以回答大家,我們沒有;你說我們離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我說沒有。改革開放搞活,我們是最好的。我們的經濟效益在全國同行業的300來家工廠中是最好的。
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自身的改革、完善和提高。我們的觀點是,需要在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隨著市場和人們思維、觀念的變化,形成一套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教條的、僵化的、死板的、說教的、你說我聽、念報紙念材料的這種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要,它敗壞了我黨的作風。
我在美國還宣布了一條,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第三世界國家,我們的管理在世界制鞋行業是第一流的,都比不了我。不是我們中國人領導不好企業,也不是我們中國人管不好企業,我們中華民族是最聰明的,我們怎么會管不好企業呢?關鍵是我們的體制和思想觀念跟不上,計劃經濟這一套,怎么能管好企業呢?所以說,在新的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強、要提高,必須要創新,必須要破除舊的觀念,必須有新的東西。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讓人聽起來合乎情理之中,叫人家聽起來感到你說的是實話,叫人家感到你這個事說起來確實有道理,我說這就達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假若說你在這個地方念社論,在那個地方念報紙,他覺得離他的思想兩千八百里,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干脆別消耗你的精力,還不如不念。
我們怎么加強、發展的,我想一個是新,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觀念。最早的時候口號基本是統一的,如熱愛中華、振興中華,基本全國960萬平方公里都是這個口號。從我當黨委副書記那個時候開始,慢慢地口號在我們企業里就變了。我們第一個口號就是“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后來我們搞了企業精神。用“七五”結束以后我們將成為全國制鞋行業的排頭兵這個口號鼓勵大家,我們也實現了,進人世界我們也實現了。我們又提出來進入2000年,我們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最先進的制鞋集團之一,成為世界名牌。我們今天已經在國際上注冊了。
新的觀念還有。我舉個例子,我們提出用經濟的觀點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家都懂經濟,都會算賬。假若班組長都會算成本的話,你的政治工作就合格。在體制上我們自始至終都按市場來辦。一般來講,我說你的書記都必須進入市場,不進入市場的書記我說獎金就免一半,因為我們的廠子現在都獨立了,自己經營了。我們提倡最好是廠長兼書記,一肩挑,書記必須管經營。而且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我們集團凡是行政“一把手”不在家,都是書記主持工作,這是我規定的。
我們專門搞了個民主管理委員會,據我現在了解,這是獨家創造。這個民管會的任務就是監督檢查管理人員,包括檢查我。這是體制上一個大的突破,在觀念上的更新。某種壓力,某種對立面的打擊,也是政治工作。在座的有好多老同志,咱們黨在戰爭年代打仗怎么打的?就是紀律嚴明有好的作風啊!人沒有壓力他有好作風嗎?人沒有壓力他有戰斗力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認為,成立這么個機構,對干部審查、檢查、公開進行處理,本身是屬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疇的,所以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聲有色。
第二方面就是我們要實。一個是新,一個是實。就是要說實話,辦實事,要實實在在。我覺得不說實話的是不配做思想政治工作。大家別覺得,一句話就可以打動人心。像我這總經理,工人跟你說話時,假若你不理他,他心里就不舒服;見了面一微笑,一招手又不一樣。工人要找你總經理,他不知斗爭了多少天,反復斗爭:我講什么,怎么講。你得研究這個東西。找到我了,不管在路上、在哪里,我說這個事不能辦,我很干脆,絕對不能這個事我們研究研究,或者這個事我拿不準過兩天我給你個信。再就是實實在在,就是我們不能不考慮人的基本規律。人是個高級動物,不管是黃種人、黑種人,他離不開名和利,就這么兩樣東西。在座的搞政治工作的同志,誰說我們可以離開這個東西,我說你不是實事求是。所以我們說,該照顧的照顧,該給你的我們能給你多少就給你多少,特別是我們的骨干和我身邊這些主要領導同志。
好多領導是有權無威,這個威不是官員也不是上帝給的,這個威全靠你自己的才干,靠你的實實在在和為人的品德,才有威。有權無威的干部太多了,從上到下,特別是作為主要領導人,作為表率、榜樣,你的為人品德是政治工作范疇內的,你說的話、辦的事能不能在你所處的位置上站住腳,大家服不服,我覺得這是素質問題。領導本身的素質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我覺得求實這是個精髓。不求實,思想政治工作就無話可說。
第三個就是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敢于創新,敢于改革,從理論到觀念到思想到方法到體制,都要進行徹底的改變。我們提出“兩眼盯在市場上,工夫下在管理上”,“市場奪金牌,用戶是上帝”。提出來衡量你的政治工作和各項工作的標準就是“上帝”滿意不滿意,信任不信任。“上帝”是我們最好的檢驗,市場是檢驗我們一切的標準。
“有人就穿鞋,關鍵在工作”,這東西越琢磨越有道理,我說這就是我們的座右銘。有人就穿鞋,人類發展到現在,會倒退不穿鞋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看你怎么做工作,工作做好就穿你的鞋,工作做不好就穿別人的鞋。“人是興廠之本、管理以人為主”,當時我提出這個觀念的時候大概是在7年前,有的同志說,你怎么還搞這個管理,這是整人啊。我說不是整人,我說管理就是管人,管人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我說市場就是戰場,我們現在對國外的競爭無非就是從戰火紛飛的戰場轉向琳瑯滿目的市場競爭。所以我們就創造性地搞了個鞋文化表演隊,把我們企業的產品融合到文化中,既有藝術性又有感染力,轟動了在德國的147個國家參加的世界最大的鞋業博覽會,給中國人爭了氣、爭了光。
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形勢下要有新的規律,我們就總結出一條:“有情的領導、無情的紀律”。就是說我們對你這個人來講是有情的,你有什么困難、有什么事,我們都可以理解、可以幫忙,但是違背了紀律是無情的。這一點上也是對一個企業主要領導人素質和水平的考核,也是我們在處理一些事情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又提出來企業自己的理論和觀念。我們幾年前總結的“三輪、三環、三原則”,在新形勢下仍然有效,這實際是我當黨委書記時我們總結出來的,后來叫專家一加工,好多報紙引用了。
我提出“改革就是一場革命”,我們最早提出是在1985年,而且在管理上也是一場革命,要超常規考核才能達到“上帝”的滿意,這都是我們的一些理論觀點。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抱著老的那套不放,不能再用那些老詞,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特色要有超前意識,有提前的思維,假若沒有,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在這個前提下善于總結、善于歸納、善于提煉,符合邏輯,能夠啟發引導員工,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