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热门无码,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亚洲 小说 欧美 另类 激情,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鞋道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錄

附錄

    雙星在廣闊天地上運行

               石英

從我與雙星的一點緣分說起

說起來,我與雙星集團還有一點曲里彎拐的緣分。那是五十年代之初,我正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機要處做譯電員,“三·五反”期間上報下達的電報空前頻繁,有一段時間電報中出現了一個典型案例——青島大元橡膠廠和私人資本家在為朝鮮戰場志愿軍趕做軍需品中,偷工減料,以劣充優,給我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此事被發現后,嚴重違法的資本家被判刑,不久后這家橡膠廠被國家接管,即為“文革”前相當有名的第九橡膠廠。

而第九橡膠廠也就是今日蜚聲國內外的明星企業——雙星集團的前身。

今天,當我從展室的圖片中真實地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荒草野坡上建造簡陋的廠房以及安裝相當原始的機器的情景,對照當今雙星高達三十多層的現代企業大樓的赳赳雄姿,當我看三十年前堆如山丘般的千篇一律的解放鞋,對照今日雙星生產的層出不窮的優質鞋類遠銷全國各個角落乃至大洋彼岸,當我從圖片上看到“文革”中由于社會動亂而造成的生產停滯和衰退,對照改革開放后尤其是當前雙星集團不斷崛起不斷躍登新的臺階令人欣喜的局面,不能不信服地感奮于時代的巨變和盛世的亮麗風景。是的,雙星是國家興旺和時代飛躍的一個縮影,它是時代發展的使然,卻又是“事在人為”的輝煌結果。這種“人為”就是萬雙星人盡心竭力地忠誠奮斗,特別是他們杰出的帶頭人——集團總裁汪海有如汪洋大海般的包容,有如齊魯大地歷史杰才諸葛孔明的智慧和孫武的指揮將略,才有可能保證企業的長期保持發展態勢并立于不敗之地!

半個世紀前不止一次地我譯電報的鉛筆尖下劃過的“大元橡膠廠”早已成為過去,堆積如山的解放鞋也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對于過去的一切,不是簡單地一概否定,而是消融、吸取,揚棄和升華。過去走過的道路也許是必須歷經的,而今天最重要的是開拓與前行,停滯是沒有出路的。 別說面前難免有高山和湍流,縱然都是開闊地,也需要作出切實可行適合身發展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帶頭人和他那個得班子的清醒頭腦和正確的選擇。

我在雙星集團逗留短短幾天中,所獲得的強烈感覺就是這樣。

企業的文化思想

所謂企業的思想,勢必要反映人的思想,尤其是企業帶頭人的思想。我所接觸的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就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一個人思想的形成,固然有一定先天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出身、經歷、教養乃至所處地域文化的影響不無關。據我所知,微山湖地區自古就是一個人才輩出、好漢出沒的地帶??箲饡r期,敵我爭斗也極激烈。汪海的性格粗豪中見細膩,灑脫中蘊含機智,使我活脫脫地見到一個微山湖邊人。

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微山湖又與孔孟之鄉曲阜、鄒城毗鄰,儒家的文化觀點在他的思想深處早有滲透。應該說,汪海有著較遠大的抱負和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強烈意識,他自年輕時就不甘人后而且要把事業搞得很好。這就是為什么在他參加工作后不斷獲得“模范青年團員”、“全國首屆優秀企業家”、“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等各級勞動模范稱號的根本動力。他六十年代中期在部隊服役參加援越抗美戰爭的血與火的經歷,無疑對造就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毅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在雙星廠院,觸目就是一座慈祥而雍容的大‘佛,似乎也是倚“山”而坐,不由地使我聯想到四川樂山大佛來。只不過樂山大佛不會說話,而這座雙星大佛只要人一走近,便開口說話,一種摯切祝福的話語使你感到佛不在西天渺渺世界,而是一位近在眼前的智慧長者。這樣,誰也不會將他的形象和祝福與“迷信”聯系在一起,就像樂山大佛一樣,只會使江上行船者遠遠望去,即油然生出一種安全感和足以信賴的力量。汪總裁還在佛的兩邊,撰寫了警句性的箴言,它既是雙星企業發展與騰飛成功經驗的結晶,又是每一個職工自勵自律的座右銘。雙星塑造這座幾層樓高的大佛,其內在積極意義是:雙星人要做善事,這善事首先就是全心全意為雙星的興旺和發展做貢獻,以造福于國人乃至人類世界。如此,汪海和雙星就把傳統的善惡觀、是非觀與為眾人謀福利的思想境界恰當地融合在一起。

    我在聽汪海講述尤其是實地參觀訪問中,突出地感到一點是:他們從來沒有將中華民族傳統觀念中的美德與時代新觀念、發展的新要求對立起來,而是兼容并蓄,融會貫通,汲取一切有益營養和有利因素以形成為雙星的企業思想。在我攀登雙星度假村后的小山時,我特別注意到了山路兩旁分列岳飛和包拯的塑像,不禁使我佇足凝視而深思。為什么在汪總裁的主持和設計下要選取中華民族歷

史上這兩位眾所周知的杰出人物?其中是深層寓義的。岳飛不僅是一位精忠報國的典型,而且他那種壯懷激烈、進取向上的丹心照人,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領域都需要這種矢志不渝的精神。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優秀的民族精神的內涵并沒有也不會過時,只是要看怎樣合理地汲取,為今天所用。至于黑臉老包,不僅是為官的楷模,即使在管理企業中也需要他那種秉公辦事,剛正不阿的可貴品質,不然,在一個將近四萬人的大企業中何以服眾?怎樣才能實現有效的指揮和運籌?當我登上這山的“極頂”,個中的奧秘也悟得更透徹些了。對照汪總裁在與國外同行談判時那種瀟灑自若,身著“洋裝”那種現代的風范,再有他對佛,對中華民族歷史上杰出人物的重視,愈發使我覺得雙星企業思想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征。即:科學的、和諧的、進取的、求實的、現代的、民族的。它勵志走過世界的前列,敢為天下先,創名牌,創第一流;同時又永遠植根于中華大地,滲透著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它把這一切如此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為雙星不同于一般的“這一個”。

豪壯與質樸的作風

    雙星的首要代表人物汪海無疑有一副豪放的性格,當我與他面對面談話時,現代企業家與齊魯好漢的形象時不時地疊印在一起。這些年,他見過大世面,但我總覺得他卻未失勞動人民的質樸,這一點,我不但不認為降低了格調,反而是一種在久經滄海而返樸歸真的難得境界。他的辦公室,是在高聳而壯麗的大樓中最普通的里外間,比起我所看到的其他的有些大款、“大腕”甚至官階并不高的地方官的辦公室要簡樸得多。他的志趣似乎不在擺譜上,而是在實用基礎上如何思慮把雙星的事業扎穩了,推上去。一幀周恩來總理最后歲月的放大照片占了他辦公室不小的空間,汪??偛脤λ缟械娜宋锱c座右銘的選擇也使我能夠透視他的精神世界。

在雙星生活的時間里,凡是配合我們工作的接待人員也大都是這樣實在而質樸的類型。在介紹企業情況時,他們都很實在,毫無吹噓之感;他們都很有責任感,對總裁的信任和倚重也溢于言表。他們并不迷信自己語言的魅力,更不借重華麗的詞采來“推銷”,相反他們總是說:“你們都是作家,還是靠你們的眼睛去觀察最好。”也怪了,與我們接觸的小伙子和女孩兒們大多是從雙星基層單位或山東農村選拔上來的優秀人才,既聰明又樸實,而他們恰恰又工作和生活在青島這樣以往不乏洋氣而今又是很現代化的海港城市中,吸取的是它的開放意識,而很少沾染那種不必要的浮華。但他們辦事卻很有效率,也不禁使我想到:有其帥必有其兵。 

當我們驅車去位于黃島的雙星鞋廠參觀車間時,那里的工作氣氛一派井然,工人們爭先恐后卻絕對保證高質量。一位談吐十分實在的車間女負責人告訴我說:“我們這里的職工爭強好勝當仁不讓,出了差錯又甘愿受罰。”這時,我看到他們正在生產一種款式樸素的粉色鞋幫的膠鞋,心想高規格的名牌企業為什么眼睛向下?這位負責人以簡明的語言回答我:“這種膠鞋銷路很好,在一些國家很受歡迎。只要是效益好,我們都不拒絕,款式大眾化的產品也能創品牌嘛。”

    哦,我明白了,名牌并不一定就是華貴;路數應是寬廣的,但成色只能有一個:絕對第一流。

求進與發展,才能星光永燦

我想,墨守成規者一定會認為汪海的思路太奇特。那年,雙星的“時運”已是如日中天,他卻預感到自滿與停滯就是倒退,因此鞋廠也不能固守青島,必須向外發展。他的目光首先瞄向了農村,而且還是相對來說發展較遲的沂蒙山區——在那片昔日烽火連天,軍民浴血奮戰的革命老區,選定了雙星新廠。于是沂源縣的百姓很快就知道了雙星魯中公司,而莒縣也有了雙星內聯鞋幫加工廠,般工人都是就地吸收,可謂雙利。過去打天下靠農村包圍城市,如今搞發展又走出城市與農村融合,這里是一個只據守城市所不可能獲得的廣闊天地,而不管城市還是窮鄉僻壤,只要有利于企業發展,能提高效益又能從各個方面滋養農村,利于百姓,何樂而不為?所以雙星的總當家汪海“洋”“土”都達到了極致。論“洋”,他經常乘鐵鳥飛渡重洋歐美大陸,在各種講壇和洽談會上與那些大腹便便的紳士大亨們十分內行地縱談與全球鞋業有關的種種話題,并且時不時還能冒出幾句詼諧幽默的帶山東口音的英語來,然而言談舉止始終呈現著體面的合于分寸的國格、人格和雙星品格,使得外國同行中的有識者也不能不刮目相看。然而,他“土”起來仍能像沂蒙山區當地老鄉那樣盤腿在土炕上拉呱。我從圖片上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情景:他在一位攝影家朋友的老母親面前就酷似一個乖孩子,天真之狀可掬。這樣的情態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正由于雙星的這種張弛有度,伸縮自如的生命節律,使它永不停滯,總體上保持著前進發展的健康態勢。汪海提出的“東部發展,西部開發”、“以鞋為主,多種經營”、“挺進大西南”,尤其是“企業家的視野無禁區”等口號和發展戰略,便使雙星的觸角伸展到成都、沈陽等地,特別是西藏自治區邊陲。不僅如此,汪海和雙星人也能在洛杉磯、舊金山、曼谷、新加坡乃至巴黎和阿姆斯特丹親眼看到那些選擇眼光極苛刻的男士和女士們穿著“雙星”名牌鞋在美美地行走。此刻,“雙星”人的心里更甭提有多美了。

這便應了汪海的那句話:“市場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市場是衡量企業的最好天平”。

    (作者為人民日報社編審,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黑 貓”總裁

                                           石  灣  

有位多年沒有見面的朋友突然從遙遠的吉林市來到北京,當我問她怎么來京之前也不向我打聲招呼時,她回答說:“前些天給你辦公室打電話啦,總沒有人接,還以為你出差去了外地呢!”這時,我才恍恍然感到是錯怪了人家,如實告訴她說:“對了,我到青島雙星集團去了幾天。”

“汪海還是雙星集團的總裁嗎?”沒想到我話音未落,她就迫不急待地問我。我給她以肯定的回答之后,不禁有些驚訝,反問道:“你怎么也知道汪海?”

“他是改革開放后第一代優秀企業家呀,咋能不知道?他現在的處境咋樣?”……

聽了她的回答,我心里不禁格登一下:汪海的知名度真是不小??!說實在的,在些次去青島之前,我還只知有個制鞋的雙星集團,并不知道該集團的總裁名叫汪海,更不知道汪海在雙星集團的領導崗位上已干了二十來年,是位我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中碩果僅存的人物。我的這位朋友是稅務系統的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她不僅知道汪海是何許人,還關心地打聽他目前的處境,這不是正好說明汪海是一個眾所關注的改革年代的風云人物嗎?而人們熱切地關注著這位風云人物,也就意味著在關注著國企改革的前途和命運。

我們是在抵達雙星集團后的第三天才見到汪海的。也就是說,我們先用兩天的時間,參觀訪問了這個集團在青島的本部和建在臨沂兩個縣的工廠、車間和度假村之后,才在他辦公室的外間集體采訪了他。他是一個相當魁梧的山東大漢。一看他黝黑的臉膛,我立即就聯想到雙星集團大門前的那尊標志性的石雕——立足于雙星鞋的黑貓。

我沒有考據過為什么過去的官府門口總塑有一對石獅,但在雙星集團本部和所屬廠、店門口都塑有一對石貓(一只是不抓老鼠的白貓,一只是抓住了老鼠的黑貓),其用意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鄧小平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就是向世人宣告,雙星集團舉的是鄧小平理論的旗幟.在市場經濟年代,是一只為國家創造了巨額利稅的“好貓”。我不知道當初為什么要把黑貓塑成是抓住了老鼠的好貓,但當“黑不溜秋”的汪海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就斷定這是汪海的主意:自喻其為勇于實踐鄧小平理論的一只“黑貓”。

勇于實踐并堅持實踐鄧小平理論,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雙星集團的每對大小石貓的底座上都刻有一段汪海的語錄:“不管說三道四,雙星發展是硬道理。”

那么,別人是怎樣說三道四的呢?這里,先不說旁人,就說我自己一走進雙星集團的感受:這里的墻上見不到一條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或題詞,卻隨處可見用汪海的話錄制成的標語口號,諸如:“有人就穿鞋,關鍵在工作”、“自己拿自己當骨干,自我感覺良好”、“創名牌是市場經濟中最大的政治”、“搞好產品質量是最大的積德行善”、“客觀地想,科學地創,認真地做,務實地干,愉快地過,瀟灑地活”……我倒不是說汪海的這些語錄在政治上有什么偏差,只是出于文學編輯的職業習慣,覺得有些句子在語法修辭上還不夠講究,尚有可挑剔的細微之處,如最后一條完全可以刪去“務實地干,愉快地過,”使之變得更加簡練、易記,等等。然而,汪海告訴我們,他的這些語錄真還引起過一場軒然大波呢! 

汪海說,那時雙星集團還隸屬化工部管,他的這些語錄議論紛紛,說他是搞個人崇拜,樹自己。于是,就因此而取消雙星集團“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的稱號。這事報到部里,部長顧秀蓮坐不住了,就急忙趕赴青島,到雙星集團考察,了解情況。顧部長問汪海:雙星的工人學不學中央文件?汪海坦言:他們不學。他們學我的文件。我的文件就是“汪海語錄”。汪海這樣回答部長的問話,在常人看來,簡直是目無中央,狂妄之極。沒想到顧部長看了被稱作雙星集團的最高指示——汪海語錄之后,竟然表態說:“這些語錄都是汪海的經營方針和治廠之道,沒有什么不好嘛!”是的,汪海把自己獨到的經營思想、管理藝術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形成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這不就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精神文明建設么?就這樣,雙星集團“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的牌子就沒有被摘下來,汪海語錄在雙星集團也就更加深得人心,說一不二。

據說曾有人問過汪海,你這些語錄的精髓是什么?他回答:“實事求是。”誰都知道,鄧小平曾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字。汪海這樣說,不就意味著他的語錄也深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精髓么?我理解,汪海語錄,確實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尤其是鄧小平理論與雙星集團改革、發展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或可以說,是一種具有雙星特色的鄧小平理論。

汪海對我們說,他見到中央來的領導干部,講的都是真話,而像他這樣年齡的人,年輕時學的卻是向領導撒謊。他說,“文革”之前他在援越抗美前線當指揮排長每次戰斗之后都要立即打電話向司令部報告戰績。參謀長問他打下幾架美機,他如實回答說,“光見冒煙,不知打下來沒有?”參謀長一聽火了,說:“放屁!冒煙就是打下來了。”從此,他就學聰明了,見來多少架美機,就報打下了多少架美機。累計下來,共打下了七千多架。這不是撒謊嗎,美國哪有那么多軍用飛機?但自改革開放、鄧小平再次倡導“實事求是”以來,汪海再也不在領導面前說謊話了。這也有例為證——

1991年春,原中宣部部長王忍之到雙星集團考察,他第一句話就說:“我從煙臺趕回來向共產黨最高喉舌匯報,你聽真的還是假的?”王忍之不禁一愣。汪海向王忍之供認:你們中宣部發下來的文,青島市委宣傳部下來的文,我很少執行。王忍之問:那你抓什么?他說他抓一條: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只要不違背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原則就行了。我們雙星有自己的三熱愛:愛雙星、愛集體、愛崗位。工人愛國得先愛廠,愛廠先愛崗。只要愛這三點,就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所以,我們提出雙星人的形象是“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為雙星增輝”。雙星人的意識則是“想雙星事,說雙星話,做雙星事,盡雙星責。……王忍之在參觀工廠后對他說:“我走了十四個沿海城市,就碰到你一個人說實話。”

一個大、中型國有企業的總裁,要對中央來的領導干部講實話、真話,確定不是一件誰都能做到的事。更難能可貴的是,汪海的這些實話、真話,并不是靠他聰明的頭腦憑空想就出來的,而是被市場逼出來的。或可以說,汪海本就是一個市場造就出的優秀企業家。

汪海在回顧他就任青島橡膠九廠(雙星集團的前身)黨委書記時的情景感慨萬分:那時候,國營商業系統拒收我們廠生產的解放牌膠鞋,積壓兩百多萬雙,堆成了一座山。開不出工資,全廠上下人心惶惶。沒有辦法,我只得去向我們的上級單位——市橡膠公司要。在橡膠公司領導的辦公室里坐了一個上午,領導一聲不吭。到12點時,領導把筆記本一合,說了聲‘該吃飯了’,拔腿就走,我一個子兒也沒要著。那怎么辦?那只有自己背著鞋去賣啦!我臨時組建起銷售隊伍,各路大軍四處出擊,奔波了一年,終于把積壓的產品銷售一空。因此可以說,我們是被逼上市場的。’從那天開始,直至橡膠公司撤銷,整整8年,我沒有進市橡膠公司的門。我認準了一條:市場是企業的最高領導!

 在汪??磥?,要不斷解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只能找市場,而不能去找市長。一個企業的黨委書記兼總裁居然只走市場而不走官場,汪海告訴我們,他已經有七八年不出席市里召集的會議了。凡要求黨委書記參加會議,他往往是讓副書記代他出席,他說:我若有會必到,企業垮了誰負責?”

汪海的只走市場不走官場,還表現在對仕途毫無興趣。他說,早在13年前,市委書記劉鵬就向省領導提議,讓他到市里去當主管工業的副市長。他和省里的一位主要領導是老鄉,但他沒有為此事而去拜訪這位省領導。后來,還有人提議他去省里當工會副主席,建立威海市,市里又點他的名,叫他去當第一把手……可他卻情緒激昂公開表示:“請大家不要再議論我汪海到哪兒當官了,我下決心走市場不走官場,連人民代表我也不去當!”

這些年來,汪海不走官場走市場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1983年,在他主持全面工作之前,作為雙星集團前身的橡膠九廠,已瀕臨崩潰的邊緣,廠房簡陋,設備陳舊,產品積壓,工資拖欠,總資產不足800萬元,職工僅2000人。如今,雙星集團已發展成為中國鞋業的龍頭企業,擁有140多個成員單位,近5萬名員工,總資產達55億元,銷售收入68億元。雙星商標已在46個國家注冊,產品出口到美、日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1.3億美元,是中國鞋業最大的出口基地和唯一的出口免檢產品……與此同時,他也幾乎獲得了中國企業家所能獲得的各種榮譽稱號。尤其是1995年,他是繼鄧小平之后,被美國名人傳記協會與國際名人研究所聯合推舉為“世界風云人物”,更是令世人為之矚目,國人為之驕傲。    

我們在為汪海所贏得的輝煌業績和崇高榮譽感到振奮時,也不免產生了這樣的憂慮:汪海還能輝煌和榮耀多久?這是因為我們在雙星集團的陳列室里,看到了一張獲全國首屆優秀企業家稱號的勞模在中南海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見那照片上的20位優秀企業家(包括大名鼎鼎的馬勝利),除汪海外,全都離開了國企的經營舞臺。當然,這其中有的是升了官、退了休,但中途落馬者也不在少數,甚至出逃在外、鋃鐺入獄……那么,在腐敗現象越來越令人觸目驚心的年月,汪海何以能成為這樣一個不倒翁的呢?我們當面把這個問題向他提了出來。

汪海很坦率地說:“作為一個共產黨人,要保持本色,必須抓兩條:第一條是不貪財,第二條是不貪色。”在說到第二條時,他變得特別風趣,說你們作家寫東西,就得加點調料,就像有的菜不放點醋出不來味兒。說實話,不愛色不是男人。作為男人,我也愛色,我也有情。但有一條,就是心動手不動,有情而無婦,不當情夫。要做到這一條很不容易。以前,我們的女團委書記年輕漂亮,很令人心動,但我每次去向團委布置工作,總是一只腳在門里,一只腳在門外,與她保持距離。她調南京去工作后,回來看過我五六次,說明對我很有感情。然而,她在這里工作的時候,我倆連手都沒握過一次。最近她回來,當著她丈夫的面,我倆才握了握手。她告訴我,她寫了一本關于我的書,正在修改,但她就是不肯給我看,說發表了再送給我。她是真正了解我的,等她的書出版了,你們再看她與我的情是怎么回事吧!哈哈哈哈……”

從汪海爽朗的笑聲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豪放與自信,狡黠與精明。他已年屆花甲,到了理應退休的時候,可他依然在市場上南征北戰,叱吒風云,顯得比任何時候都要精神煥發、風流倜儻、勝券在握!

汪海在結束與我們的談話時,自我概括為“一個開創者、冒險家,又是個幸存者”。這就使我聯想起當年他在中南海受到中央首長接見時,面對浮游在水面上的成群野鴨所發的一番感慨:“我的家鄉微山湖,原本也有著野鴨子最好的生態環境,野鴨子多極了,飛起則蔽日,落下則蓋湖??涩F在經人又打又抓,失去了其自由生息的空間,幾乎絕跡了。中國企業家為什么最容易被打倒,是不是同樣也有一個生態問題?”真可謂不幸而被言中,在中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中,他競成了這樣一個幸存者。他能幸存下來,不僅是因為他所處的“生態環境”相對優越,而且更是因為他能嚴于自律,并不斷完善自己。無論怎么說,這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更令人高興的是去年秋天,雙星集團第一屆職代會第15次聯席會議作了汪海為雙星集團“終身總裁”的決定。這就意味著,雙星集團的廣大職工為汪海這只會抓老鼠的“黑貓”提供了一個更加優越的“生態環境”,一個可以長期“自由生息的空間”。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他這位“黑貓”總裁,一定會有更大的作為,更大的貢獻。因為在我看來,像他這樣的“黑貓”總裁,就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象征,當代企業家的優秀典型。

 

   (作者為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永遠的恒星

——汪海印象

                               李玲修

小時候,望著夜空,以為所有的星星都在發光,所以才有“天上的街燈亮了”這樣的美景。長大了,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能發光。發光的只有恒星。

恒星為什么能發光?因為它外表和內部熱度很高,所以發光。而一些行星外表溫度相對很低,所以發不了光。

雙星!當這個名字第一次映入我的眼簾時,我在感到它有種浪漫、朦朧之美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號:雙星會發光嗎?她是恒星還是行星?

斗轉星移,十幾年來,雙星一直在發光。不僅照耀著青島、山東,而且照耀著全中國以至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至20018月,雙星以八連冠的優異成績躍居全國同行業銷量之首。它的崛起和一個名字緊密聯在一起,那就是汪海。

敢講真話的人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新世紀第一年的酷夏,我走進雙星集團。未見總裁汪海之前,不知怎地,想到了這句話。

不是雙星有什么事情使我產生這種印象,而是采訪過一些名企業的老板后,曾使我有過這種遺憾。如今要見大名鼎鼎的汪海,便隱隱有幾分擔心,是一種害怕失望的擔心。

或許因為我是山東人,鄉情使我對魯籍企業家和企業有幾分偏心。

汪海同時接受來自北京的四位作家采訪。這種方式我很不習慣,只能把自己放在“無為”的位置。

汪海講話快人快語,而且富有幽默感。讓人聽著很過癮。他不僅沒文字稿,也沒腹稿。天馬行空,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的確,兩小時的采訪很難容納他那傳奇而漫長的奮斗經歷。

該講的他講了,不該講的他也講了。對他形象有利的話他講了,對他不利的話,他也講了……

看來,他不想在生人面前或者說在媒體面前把自己裝扮成完人,他對生人沒有戒心,也不設防。

將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袒露在客人面前,不僅需要勇氣也更需要自由的心境:他自信,但是不認為自己是完人,所以無須裝扮。

“這是一個敢講真話的人。”我在心里暗暗下了這個結論。

 

汪海曾為講真話付出不少代價,亦可說吃過不少虧。

在前線打仗時,他如實報告擊落敵機的情景,被上級臭罵一頓;

在“支左”時,他仗義為被關押的“走資派”辯護,被視為喪失立場復員回北方;在“反擊右傾翻案風”時,他為因對江青有非議而被打成反革命的老廠長抱打不平,被發配到農村掛職當工作隊員去了……

但他本性難改,成了總裁,當了企業家后,依舊依舊。

有朋友勸他:有些真話不中聽,你可以不講,有些真話領導忌諱,你可沉默,有些真話只利他人不利自己,你必須回避,有些真話與現行政策相悖,你可以裝聾賣傻……

汪海何等聰明,他并不是看不出有人靠假話升了官,有人靠假話發了財,有人靠假話出了事,有人靠假話八面靈通……

汪海很有口才,常常是妙語連珠,他并非不會說假話,而是厭惡說假話。

他說:“我這個人務實,喜歡說實話。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認為說話只要不傷害他人的感情,那么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實事求是去講并沒有什么不對的。凡是務實的人總是說實話。真正的大實話才最有哲理、最真實、最容易被人們接受。我們這個社會最可怕的現象是假話連篇……

1991年春天,中宣部部長來到雙星,他請汪海介紹一下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經驗。汪海卻問部長:“你愿意聽真話還是聽假話?”

“當然聽真話!”

汪海又說:“真話好說,就是難聽。”

“難聽不怕,只要是真話!”

汪海口出狂言:“你們中宣部抓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下文件,又是喊口號,又是號召學習馬列,我一條都不執行。”

“那你抓什么?”

“我就抓一條: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只要不違背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原則就行了……”汪海直言不諱地說,“在新的形勢下,政治工作要加強要提高,必須創新。讓大家聽起來感到你說的是實話,叫人家感到你這個事說來確實有道理,我說這就達到目的了。假如你在這個地方念社論,在那個地方念報紙,他覺得離他的思想兩萬八千里,這樣的政治工作白白消耗你們的精力,不如不念。比如現在講市場,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提出全員轉向市場。全員轉向市場,不是說你都上街賣鞋去,而是一針一線與市場相連。扎鞋幫的,扎不好到市場就影響質量,影響我雙星的形象,砸了雙星的飯碗,就等于砸了工人自己的飯碗……”

一個難得或說別的企業家求之不得的向中央領導機關首長匯報成績聯系感情的機會就讓汪海這樣放過了。部長雖沒對汪海的一套表示異議,但也沒說他是新創舉。

的確,汪海的一套套論點往往是超前的。推廣起來不容易,否掉也不易。因為未來的實踐會證明真理往往和真話站在一起。

汪海常出逆耳之言,但誰也不能否認他有政治頭腦。

有一陣子上面要求黨政分家,有的企業連黨委會的牌子都摘了下來。似乎企業不再需要政治思想工作。汪海卻有他自己的獨特認識:“黨委會牌子不能摘!新形勢下廠長要抓政治,黨委也要抓經濟,這樣才能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黨的中心工作轉移為發展經濟,一切圍繞經濟轉,怎么能黨政分家呢?”后來上邊又傳達了新精神:黨政班子不但不分家,還要加強黨的工作。一些企業又紛紛重建黨的機構,增加黨務干部。汪海也不盲從:“折騰什么,兩套班子,兩張皮,豈不是又要造成黨政矛盾嗎?”

汪海講真話是不分場合地點和對象的。

19874月,汪海被評為全國首屆優秀企業家。

在人民大會堂,黨和國家領導人把一枚枚金質獎章頒發給這些奮戰在全國各地的企業精英。發獎儀式后開了個座談會。

正當與會者對中央在工業戰線的一系列改革政策發出由衷的贊揚與感謝時,汪海發言了,他是向中央領導提意見:

一、中央允許三資企業辦廠3年免稅,進口原料免稅,許多政策都優惠,這很好;但是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干,卻沒有任何優惠政策,這種競爭是否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二、外貿競爭,同樣給國家創匯,但國有企業卻補貼不一樣,待遇不平等,各種政策都不能兌現。一個放得很寬,一個卡得很死,這種狀況什么時候能夠改變?

“在市場的競爭中,就好像上了拳擊場。人家放開了,活蹦亂跳,我們仍然被捆住手腳,我們只有挨打的份兒了…”

汪海講出了在場和不在場的所有國企負責人的心里話。

這些心里話,有人沒水平講,有人沒場合講,有人有顧忌不敢講。而汪海,卻在這樣一個場合一個氣氛中不識時務地一針見血講了出來。需要何等的膽量!

翌日,優秀企業家被請進中南海,當著總書記的面,汪海又慷慨陳詞:他由中南海的野鴨子講到家鄉微山湖消失了的野鴨子,進而話題轉向了主題:

“微山湖本來具有野鴨子最好的生存環境,但是人們打它,抓它,它在那里幾乎絕跡了。而中南海雖處于鬧市之中,就這么一汪湖水,但它不被驚擾,受到保護,有一方自由生息的空間,所以,它在這里活得很好……中國的企業家為什么最容易被打倒,是不是同樣也有一個生態環境的問題呢?”

和昨天一樣,沒有人直接回答他的問題……

在所有獲獎的企業家中,惟一發逆耳忠言的是汪海。十幾年過去,在所有獲獎的企業家中,惟一還“幸存”在國企領導崗位的還是這位汪海…

這是偶合還是歷史規律的必然?真話是金,它一時可能會蒙上灰垢,被噴上黑色,但真理的歲月終究會還它本來面目。

 

敢干真事的人

在雙星門前,有一對貓的雕塑。一只白貓,另一只是黑貓。

參觀者一下子便想起鄧小平同志那句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我問雙星的宣傳處長趙軍赤先生:“這個雕塑是誰的創意?”

他笑了,說“是我們汪總裁的版權”。

吃飯時,汪海帶有幾分得意的神色問道:“你們看見門口那兩只貓沒有?一只白貓光張嘴喊口號,可不抓老鼠;一只黑貓爪子摁住了老鼠眼睛還得四處張望,防備白貓襲擊……”原來匠心在此!

了解了汪海的奮斗史,才能更深地理解他關于貓的創意。

雙星每一步發展都溶入了汪海的心血,汪海的每一步前進都伴隨著爭議羈絆,甚至彈劾。

汪海所以注定勞碌,注定很坎坷,就是因為他總要折騰、總要干事兒,總要立新功。

汪海說過:“無功便是過”。他討厭平庸,不允許部下平庸,更不允許自己平庸。想不平庸就要干事兒,而且要干真事兒。

大千世界,表面看來,都在干事兒。有人干大事兒;有人干小事兒;有人干公事兒;有人干私事兒;有人干流芳千古的事兒;有人干遺臭萬年的事兒;有人干利國利民的事兒;有人干禍國殃民的事兒……

企業家,有人干真事兒,有人是干假事兒。

君不見有不少企業,項目搞得轟轟烈烈,宣傳搞得鋪天蓋地,經驗出了一車又一車,精英推出一批又一批,可就玩的都是假活兒。沒有創出品牌產品,沒有效益的實際增長;沒有改善員工的生活水平,更有甚者干假事也能干出個系統工程。一個在股市上業績名列前茅的銀廣廈,卻原來是個大騙局!一騙就是三四年,股價不斷翻倍,業績卻是水中月鏡中花,一個巨大的陷阱不僅將4萬中小投資者的血汗錢化為泡影,而且用互相擔保名義抓了幾個名牌企業當自己墊背的……

詐騙、造假,已由個人、小團伙發展到了大型國有企業串連會計師事務所、海關、稅務以及政府中的腐敗分子組成的聯合部隊。過去材料說過“不說假話干不成大事!”如今是不干假事發不了大財!

汪海卻一步一個腳印干真事兒,干大事兒。遺憾的是他不是個體戶,也不是民營企業老板,他是國有企業負責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銜接中,在舊體制和舊機制的網絡里,他想干真事就猶如戴著鐐銬跳舞!

汪海屬龍,不想永遠戴著鐐銬跳舞,別人不給開鎖,他就自己一點點掙脫。十幾年來,他干的“違規”的事兒不少,他率領雙星人敢為天下先,在全國同行業中開創了無數個第一:

第一個實現產品100%的自營自銷;

第一個實施企業的橫向經濟聯合;

第一個以企業名義召開全國訂貨會;

第一個以企業名義闖入世界博覽會;

第一個在國外舉辦中國鞋文化展示表演;

第一個給中國女排及馬家軍生產專用運動鞋;

第一個自營出口產品;

第一個將經營產權賣給個人……他不僅使瀕臨倒閉的橡膠九廠走出谷底發展成雙星集團,而且創出了一個響當當、當當響的中國名牌。他自己也以39.99億的身價躋身于當代著名企業家的行列!

說真話要付出代價,干真事兒更要付出代價。

二十幾年來,汪海真是得罪了不少人。在有些方面他的不“通情達理”給自己培養了許多對立面兒。    

如果他不搞機構改革,裁減調動一些有“根子”的人;如果他對上級領導批示照辦不硬頂;如果跟他一起創業走過來的鐵哥們有經濟問題時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紀委干部審訊他,他不拍桌子板凳……。也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成為信訪辦告狀信的主角兒,他就不會從副市長候選人中被拉下來……

但是,上述諸多“如果”成立的話,就沒有世界風云人物汪海,中國優秀企業家汪海,雙星集團終身總裁。

美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未逢逆境者不知自己的力量。”

而我們則從逆境中的汪海窺見他的人格。

1985年初,市紀委和公司聯合組成調查組專門調查汪海上任以來違犯制度的問題。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精心接待調查組,想方設法澄清自己的所謂種種問題,以求早日解脫。

可汪海偏偏預定這天赴日考察。他不想為那些向自己身上潑臟水的人浪費時間,身正不怕影子邪!

汪海到日本考察了幾條生產線后,并不滿意。因為出國前他對美國、原聯邦德國、意大利的制鞋技術做了研究。他發現日商提供的生產線上彌漫著有毒氣體,工人操作時勞動強度很大。

簽約日的前夜,汪海一行人商討決策,一直討論到凌晨3點尚難統一。

主張買的人認為日方提供的流水線確實在日本國內是最好的,而且價格只有27萬美元。(國內一家企業買回的同類生產線花了60萬美元呢?。?nbsp;

還有人好心提醒汪海,家里正在調查你的罪行呢,買回去有個交代,否則會說我們公款旅游呢!

出乎大家意料,汪海卻不主張買,理由是:一、既然看出這條生產線不是世界最先進的,就不能把咱這求爹告娘湊起來的外匯扔在這兒。有些設備我們回去經過努力也可以制造出來。二、生產線有毒,買回去是對工人不負責任。三、即使罵我們出國旅游,只能罵一陣,罵一個小角角,但是買一條有毒的并不先進的流水線回去,工人們會罵我們一輩子,日本人也會因此小視我們中國。

看著已到手的10萬美元打了水漂,日方在遺憾之余不得不佩服對手之人格。他送汪海上飛機時豎起了大姆指:“汪先生精明,愛廠,愛工人。中國來談判的像你這樣的人太少了,有膽量帶了幾十萬美元又拿了回去的也罕見。”

干真事的汪海用行動給自己建立了不倒的豐碑。

回到青島后,汪海得到兩個消息,一是市紀委讓他返廠后,立即報到;二是年邁的父親病逝了……

雙重打擊下,汪海也對自己的決定無怨無悔。他太愛自己的事業了,即使為她自己的心在流血流淚……

獻真心的人

提起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就會想到他砸不合格冰箱的故事。那一砸,砸出了個享譽世界的新海爾,也顯示了張瑞敏管理上的鐵腕。

來到雙星,又聽說了汪海的故事。

那是19971230日。此時的雙星已連續兩年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并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0認證。在獲得國家免檢資格后,美國最大鞋業經銷商之一PSS公司也將雙星產品列為出口免檢產品。1995年,雙星還榮獲了中國制鞋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梢哉f是多種榮耀集一身了。

在這種情況下,雙星出了不合格產品,是蒙混過去還是動手術像割毒瘤一樣將它削剝?

汪海選擇了后者。

燒鞋這天上午,十幾名生產廠長全到場了。他們親手將價值近10萬元的雙星牌鞋點燃銷毀。火光熊熊,濃煙滾滾。火焰吞噬了一雙雙嶄新的鞋,如同燒在職工的心上。這哪雙鞋沒有雙星人的汗水與勞動?價值10萬元的上千雙星鞋轉眼化為了灰燼。

兩萬多名職工內心里無不震動,無不心痛。然而最震動最心痛的莫過總裁汪海了。

只有他才知道,為創雙星這個名牌,他和雙星人投入了多大精力,花費了多大心血。為讓每個職工把質量問題同自己的利益結合起來,他提出了“干出最好的產品質量就是最大的積德行善”的口號,成為職工的座右銘。

汪海搞改革從未停步,但他始終把創名牌,抓質量放在中心位置:“原材料質量百分之百,半成品質量百分之百,成品質量百分之百。”

然而這三個百分之百談何容易!一雙鞋由原料進廠到成品有二百多道工序,大多是手工操作。

任何一道工序的任何一個人稍有疏忽就會留下質量的瑕疵。而此時雙星鞋的產量是20萬雙。

汪海曾給職工們算過一筆賬:如果有萬分之一產品不合格,一天就可能會有20名消費者購到不滿意的鞋。一年下來就會有萬名以上消費者不滿意,加上親朋好友,其影響很難挽回。長此下去,雙星人十幾年創下的名牌將要毀于一旦,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

基于此,汪海決定燒毀這批鞋!

有的干部職工心疼,覺得以后注意就行了,燒鞋損失10萬元,太不劃算了!

可汪海的宗旨是:“對質量問題不能放過,對質量問題不能講情,對質量問題不能原諒。”

他對干部講:“放松了質量就是放棄了市場,就是放棄了競爭,就是放棄了生存!這上千雙鞋如果燒毀直接損失10萬,如果投放市場間接的損失難以估算!砸了牌子損失是多少錢?”汪海所以下決心燒鞋還有一個思想支配著他,那就是不能讓消費者吃虧!他對消費者可算得上全拋一片真心!

一次汪海從北京開會回來,家都沒回,就召開中層干部會,會上他從包里拿出一雙鞋對分廠廠長李莉說:“你把這鞋穿上!”李廠長一試鞋發出一聲尖叫:“唉喲!扎腳呀!”汪海暴怒:“你們穿著扎腳,難道顧客穿著就不扎腳嗎?!”

那天汪海可真狠,把分廠廠長、工段長、操作工的獎金全給擼了。然后又組織了質量大討論,落實了具體措施和責任。以后雙星鞋不論賣到哪里,只要發現質量問題就能查出具體責任者。

汪海對消費者來信十分重視,他常常百忙之中,親自閱讀處理消費者來信。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每次都一抓到底,徹底解決才安心。

1987年,全國膠鞋市場積壓,原料也大幅度漲價,雙星的經濟壓力很大。就在這時,汪海接到幾封消費者來信,均是反映老人健身鞋小有毛病,問能否退換。

汪海一了解,才知這批鞋問題出在設備上,而鞋的材料和堅牢程度都沒問題,不影響穿用。在會議上,大家就如何處理這批來信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大多數領導認為如果同意退換加上停掉這條生產線經濟損失太大,恐怕當月要出現赤字。

而汪海卻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花錢到電視臺做了廣告,讓所有買這批鞋的(共6000雙)的顧客都來雙星換鞋、修鞋…… 

廣告播出了,內容是雙星向顧客深表歉意,請2月份購買雙星老人健身鞋的顧客立即到雙星各門市部換鞋、修鞋!這個廣告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等十多家報紙紛紛撰文發消息,稱贊雙星敢于亮丑的勇氣和對顧客負責到底的做法。

反廣告贏得了正效益,雙星內外無不為汪海這一逆向思維的決策叫絕!作為企業家汪海當然重視經濟效益,但他更注重企業的社會效益。他認為只有對消費者獻出真心,才能換回金錢難以買來的信譽。比起那些想方設蒙騙消費者賺黑心錢的企業家,汪海真可謂大智若愚了。

了解汪海的人,都知道他對國對民有顆火辣辣的心。

盡管他在創業的途中有許多坎坷,受過不少委屈、誤會,但他為民創業的事業心始終沒有動搖過。

有一回出國時,美國一家公司的總裁提出,要聘請汪海任他公司的總經理,并提出分給他3000萬美元的股份做條件。汪海卻平靜地說:“我是中國人,我要為我的祖國干!”

“那么,等汪先生退了休,可以接受我的聘任嗎?”

“退休?對不起,我要活到99,干到88。”

說這話時,汪海有點半開玩笑。

現在這個玩笑可能變成現實。

2000719日,雙星集團職代會全體代表一致通過推舉汪海為雙星集團終身總裁,通過了《關于汪海同志為雙星集團終身總裁的決定》。

20001223日,北京無形資產開發研究中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星品牌價值達到50.5億元,為中國鞋業第一品牌;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身價10.2億元,成為中國企業第一人……

這消息使人驚喜,也使人慶幸:汪海,這位只琢磨企業改革,不琢磨領導心理,只勾劃雙星發展宏圖不勾劃自己升官圖,只研究開發市場不研究開發關系網的時代英雄,將可以像恒星那樣,沿著講真話、干真事、獻真心的軌跡繼續發光發熱了……

永遠的恒星!

永遠的汪海!

 

(作者為《人民文學》雜志編審,中國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