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全國有數百家“國”字號的制鞋企業,而今唯一“生存”下來的是雙星。經過多年勵精圖治,雙星不僅艱難地走出瀕臨倒閉的低谷,而且已經發展成為涉及鞋業、輪胎、機械、服裝等23個產業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
說到個性,即便是在今天,我們也常常將它貶義化,一是將它與驕傲自滿劃等號,認為有個性的人就是不虛心,就是不好管,就是不聽話,二是將它視為蠻干、胡干、亂干的代名詞,因為有個性的人走的都是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得都是前人沒做過的事。
改革開放初期,全國有數百家“國”字號的制鞋企業,而今唯一“生存”下來的是雙星。經過多年勵精圖治,雙星不僅艱難地走出瀕臨倒閉的低谷,而且已經發展成為涉及鞋業、輪胎、機械、服裝等23個產業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2007年1月11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中國文化和企業發展論壇”上,汪海總裁關于雙星將傳統的“道、佛、儒”文化用于企業管理的鮮明觀點,得到經濟界、文化界專家們的認可和贊揚,專家們針對雙星這種企業文化模式,共同探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入企業管理,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提供文化資源,打造企業競爭的軟實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只有血脈永續,我們的民族才能充滿活力;只有精神家園殷實,人民生活才會更加富有意義和方向感。一個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要有堅實而獨立的文化根基和鮮明而有尊嚴的文化形象,就必須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和深邃的思想構建。文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
中國改革開放走市場經濟之路已近30年的時間,這30年,是舉世公認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30年;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中國財富增長最快的30年;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大的30年,中國社會出現了經濟持久繁榮的大好形勢。但是,在經濟繁榮的背后,一些有民族責任感的有識之士看到了新的危機。
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是在西德萊茵省的一個叫特里爾的小城起源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個秋日,有一位中國共產黨人不遠萬里專程來到特里爾的一條頗具十八世紀特色的小街上,當他神態莊嚴地走進卡爾·馬克思故居,向這位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領袖行完注目禮之后,便開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世紀思索。
十八世紀中葉,當工業革命之父瓦特點燃動力之火,一批躍躍欲試的思想家便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者,歷史早已證明,一個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鋪就發展之路,在歐洲,法國啟蒙運動導師伏爾泰、思想家盧梭,英國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創始人亞當·斯密,被稱為“千年風云人物”的德國的卡爾·馬克思,無一不用思想之光照亮整個世界。
雙星集團在選用員工上,尤其是提拔企業管理人員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已經實行了30多年,這就是,不孝敬父母的一律不準提拔。據介紹,曾經有管理人員因為出現不孝敬父母的情況,被“罷免”職務。
2013年,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了36個年頭。過去的36年,變革帶來了中國的GDP一躍位居世界第二,帶來了中國現在的繁榮和競爭力,綜合國力迅速崛起。而推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力迅速崛起的強大“引擎”,就是大批的中國企業,特別是許多優秀企業。而引領優秀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創始人和舵手,就是中國的優秀企業家。
新聞網手記:雙星集團的發展是和一個人永遠分不開的,這個人就是汪海。回首雙星集團30年改革發展史,亦是汪海企業經營思想理論實踐的30年,是社會主義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史的一部精彩大戲。做為全國首屆優秀企業家中目前唯一一位仍然活躍在國企改革市場一線的幸存者,汪海經受住了來自各方面林林總總的考驗甚至是發難。汪海沒有倒下,而今天的雙星同樣繼往開來,蓬勃發展。可以說,沒有汪海,就沒有今天的雙星;而沒有雙星,也不會有汪海精彩的人生劇!(青島新聞網 張國勇)